富爸爸,窮爸爸-窮人為錢而工作,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
書名:富爸爸,窮爸爸
作者:羅勃特‧T‧清崎
出版社:高寶
投資理財的啟蒙書籍
從小父母總是告訴我:「好好讀書,考上好學校,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。」「努力工作、存錢才是穩定。」「XX(各種金融商品)風險太大,很多人因此傾家蕩產,不要去接觸、學習它。」
那時候我總是認為所謂的理財是「努力賺錢存錢並同時管理好支出」「資產是存款與不動產」,直到這本書改變了我的價值觀,開始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並且付出行動。不只是我,這本書也是很多人的啟蒙書籍,在全球被翻譯當地語言並且暢銷於排行榜許久。
理財觀念大多來自於家庭
不能否認家庭教育對於個人的影響的深遠,我們的金錢觀念也大多源於此,作者很幸運有兩位爸爸-富爸爸、窮爸爸,兩位爸爸的金錢觀念大相逕庭,所以對未來的給建議便截然不同,這樣明確的對比讓作者可以清楚地比較,並且思考後做出選擇。
富爸爸與窮爸爸
|
富爸爸 |
窮爸爸 |
個性共同點 |
勤奮努力、個性剛強、有魅力、有引響力、相信教育的力量 |
|
金錢觀 |
金錢就是力量 |
錢對我來說不重要 |
對金錢的理解 |
貧困是萬惡之本 |
貪財是萬惡之源 |
財務問題 |
想辦法解決 |
順其自然 |
教育目的 |
能發現將有能力收購好公司 |
能去好公司工作 |
工作 |
讓錢為自己工作 |
為了錢工作 |
晚餐話題 |
鼓勵談論金錢 |
禁止談論金錢 |
孩子 |
必需富有的原因 |
不富有的原因 |
付帳習慣 |
期末支付 |
期初支付 |
富人繳稅 |
懲勤獎懶 |
應該的,富人要幫助弱勢 |
政府補助 |
反對依賴他人 |
有權享受 |
理財 |
不斷投資,買進資產 |
努力存錢,買進負債(以為是資產) |
風險 |
學會如何管理 |
小心,別去冒險 |
創造機會 |
事業規劃和財務規劃 |
一份出色的履歷 |
一語成讖 |
我是一個富人 |
我從來不曾富有 |
在那時兩位爸爸的事業都剛起步,富爸爸還不富、窮爸爸也不窮,都在為了家庭和金錢奮鬥,依學歷來說富爸爸是名校畢業的博士,窮爸爸是國中肄業,為什麼最後卻是富爸爸致富?
所幸作者選擇了富爸爸的教導並且努力實踐它,最後達成了財富自由。作者闡述了兩位爸爸觀念的不同之處並了解到「富人越富,窮人越窮」的原因,明白造成貧窮和財務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恐懼與無知,為此他設計了「老鼠賽跑」的遊戲讓大眾學習財務知識。
如何脫離老鼠賽跑
老鼠賽跑有點像是複雜版的大富翁,有內圈和外圈,我們的角色是隻老鼠,在不停前進的過程中會遭遇各種財務事件(股票、房地產、銀行貸款等等),遊戲會一直在內圈中循環直到達成財富自由,脫離內圈進入外圈(快車道),最後實現夢想。
作者用老鼠遊戲內圈來比喻我們的生活,工作賺錢-支出-工作賺錢-支出-工作賺錢-買入負債-工作賺錢-支出……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日復一日,為老闆賺錢、為政府貢獻稅收、幫銀行賺入貸款利息,為了應付這一切我們更努力賺錢,同時也為老闆、政府、銀行貢獻更多。
要脫離內圈唯一的方式便是增加資產,利用資產賺取的收入彌補支出,並可利用剩餘收入對資產再投資,這也是富人在做而窮人不懂的事,富人獲得資產,窮人卻錯把負債當成資產,因此窮人始終無法脫離財務困境。為此我們必須努力去學習。
要學習的知識
財務知識的基礎,由四項主要技能組成
1. 財務知識-閱讀理解數字的能力。
2. 投資戰略-讓錢替你賺錢的科學。
3. 市場、供給與需求-抓住市場所創造的機會。
4. 法律規章-知道合法的規則包含會計、公司的法律等等。
有了更多的財務知識代表更多的機會與選擇,增加成功的機會。
克服困難-通向財務自由面臨的障礙
1. 恐懼心理-要為了獲利而理財,而不是為了避免損失而理財。
要知道失敗往往伴隨著成功,接受自己失敗的事實,並將失敗轉化為動力,富爸爸知道失敗只會使他更加強大、精明 。
2. 憤世嫉俗-克服杞人憂天
未經證實的懷疑和恐懼會產生憤世嫉俗者,他們抱怨現實,而成功者分析現實。所以成功者能發現被其他人都忽視的機會,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觀念 。
3. 懶惰-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懶惰的人
要多一點點「貪婪」,渴望過更好的生活是進步的動力。
4. 不良習慣-沒有良好財務習慣就向體質虛弱的人一樣
給自己壓力,利用壓力迫使自我成長 。
5. 自負-傲慢是無知的另一面
知識帶來財富,無知使人失去金錢,不要試圖掩飾欠缺的知識、自我欺騙,應該試著尋求專家協助或自我學習
總結
這本書可以改變一生,這樣形容或與有些誇大,因為要改變一生所要付出的代價絕對不小,過程也一定不是輕鬆的。但有了正確的觀念加上改變生活的動力後,只要持續的努力,告訴自己「雖然我走得緩慢,但我持續往正確的道路前進。」,相信終有脫離老鼠遊戲內圈的一天。
留言列表